智慧消防建设进展、问题及建议
智慧消防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解决火灾事故频发可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集成应用于消防领域,赋予智慧消防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及指挥、动态管理等功能。我国自2017年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政策指导尚不清晰、实践应用研究匮乏、平台建设重“数”轻“智”等问题。对此,赛迪研究院安全产业研究所建议,通过完善发展路线、加快应用研发、加强平台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四个方面提升智慧消防的整体应用水平。
一、我国智慧消防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各地积极推动智慧消防建设。在政策方面,江西、浙江、天津、湖南、湖北、云南等多数省市已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其“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从大数据平台、消防物联网、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在项目方面,据消防产业智库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智慧消防中标项目共258个,总额达到5.58亿元,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江西、山东等省份,各地方的智慧消防应用方主要包括消防救援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消防责任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消防物联网、运维服务、预警监测、消防信息化和可视化等。
我国智慧消防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总体来看,智慧消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渗透率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消防数智化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智慧消防行业的市场规模自418亿元提高至1059亿元。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芯片、电子元器件、传感器制造商和算法提供商等,中游环节主要包括系统集成商,下游主要包括消防部门、工业和建筑领域等各个行业。从企业类型来看,智慧消防产业汇集了互联网巨头企业、安防企业以及新兴中小企业等。根据产业链构成中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方向,智慧消防企业分为技术服务商、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三大类,技术服务商主要包括阿里云、华为、安消云等领军企业,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包括海康威视、千方科技、大华、力安科技等重点企业,系统集成商主要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移动、联通、电信等互联网领军企业。
新形势驱动智慧消防技术深度和应用广度不断拓展。
1)对更高水平的消防安全保障要求促使智慧消防建设由侧重“被动防”逐步向侧重“主动治”转变。智慧消防从初期侧重于增强发现火情能力和消火能力以实现起火后的快速响应,转变到更加侧重提高主动监督消防安全隐患能力。
2)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下产生的消防问题促使智慧消防应用边界不断扩展。例如,高层建筑和化工园区等场所、燃气和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消防问题凸显,氢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等新材料、新能源发展也不断衍生新的安全风险。
智慧消防逐渐向这些消防安全建设薄弱区域进行扩展延伸,形成新的消防产业格局。
二、我国智慧消防发展面临的问题
1.政策指导尚不清晰,长效管理机制亟需建立
1)智慧消防发展路径还有待明确。2017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主要着眼于2017-2018年的建设目标,对适应于近两年新形势新发展的具体实施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2)各地方建设规划不足。现阶段各地对智慧消防建设缺乏整体统筹,智慧消防建设项目分散,并且先进智慧概念与传统消防建设难以实现有机融合。
3)运营管理机制缺失,长效运维难以维持。人力物力滞后致使后期平台运维质量难以保证,“重建设、轻管理”加剧火灾防控中的形式化问题,最终导致智慧消防设备难以发挥技防作用。
2.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存在鸿沟,系统性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1)智慧消防涉及的技术较为广泛,各类新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智慧消防应用之间仍存在大量空白,当前国内智慧平台的研发主要由软件公司主导,对消防业务需求的理解和消防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新信息技术与实际应用融合性较差。
2)建设标准和管理法规有待完善。当前与智慧消防建设相关的标准多为地方制定,各地方建设标准不一,较为碎片化,智慧消防标准规范的缺位和各地发展的差异使得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智慧消防建设标准,导致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消防数据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信息不畅和数据壁垒问题,严重制约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协同应急能力。
3.平台建设重“数”轻“智”、信息互联互通难度较大
1)平台建设“智慧性”较差。现阶段智慧消防平台建设重点更偏向于“数字消防”,即用数字信息通信技术取代传统消防的人工操作流程。而智慧消防中的“智慧性”并不突出,即未能真正做到利用智慧技术取代传统由人工识别、分析判断和决策的任务。
2)平台之间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智慧消防对于信息互联互通要求较高,各个层面数据所有权除涉及消防部门内部,还包括第三方平台社会单位、社会组织、交通、电力等部门。这些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信息比较分散或独立,现有系统平台还未能实现全要素业务数据信息交换共享,造成智慧消防应用受到限制。
4.消防人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较差、配套资源供给不足
1)智慧消防相关人员数字素养有待提升。当前各级消防救援部门具备基本消防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足,在消防队伍建设中也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数据采集及深入挖掘、平台使用管理等相关工作受到限制。
2)智慧消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现象。物联网建设、智能监测设备和自动报警消防设施等配套资源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广泛分布在城市中的低层建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火灾隐患密集场所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完善智慧消防发展路线和标准体系,建立长效动态管理机制
1)明确发展路径。从技术研究、产业发展、应用标准等多角度进行政策性指导。根据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火灾消防需求,阶段性提升智慧消防实际应用效果。
2)建立健全智慧消防标准体系。明确数据采集、基础设施、系统产品、应用接口等通用标准,避免因标准偏差导致业务条块分割、数据信息孤岛、平台资源浪费等问题。
3)实施可持续动态管理机制。提升系统运行维护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保障先进软件迭代升级,提升应用功能实用性与适应性。
2.加快智慧消防应用研发,推进信息技术与消防业务深度融合
1)鼓励政企校研发合作。联合消防部门、企业、高校等建立智慧消防产业联盟,围绕智慧消防各环节所需技术,探索以消防员便携设备、计算机技术、系统平台开发以及消防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的核心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2)加强企业间优势合作。鼓励消防、安防、互联网、通信等企业间跨领域合作,聚力开发消防管理、智能硬件、智慧平台、运营服务相结合的智慧消防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智慧消防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融合升级。
3.加强智慧消防平台建设,提高系统智防能力、信息互联互通以及实操性
1)强化平台“智慧性”。加强数据挖掘能力,通过历史火灾相关数据研究总结之灾因素,建立消防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火灾预警和主动防御能力。
2)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照消防工作目标,总结智慧消防平台实际应用效果,查找存在的问题缺陷并调整优化功能。
3)兼顾先进性与实操性。充分考虑信息化成本和使用者能力等因素,合理优化系统设计,使其在面向终端用户层时,确保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4)加强建设主体合作。鼓励政府部门、企业、社会机构等共同建设和维护智慧消防平台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条块分割,消除数据孤岛,增强社会协同能力。
4.加大人才、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力度,落实智慧消防支撑保障
1)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引进、管理、评价、激励、培养机制,通过考察学习、岗位轮训、集中培训等措施,提升岗位人员数字素养,构建同时具备数字技术和消防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2)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政府年度消防重点工作和目标,将智慧消防建设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满足建设和运维等工作要求。
3)落实基础设施保障,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共享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二次投入,重点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火灾多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物联网、5G通讯、定位技术和终端技术等供给保障充足。